李曼大会听课笔记丨开幕式和大会主论坛
科学·分享·合作·传承
2025 LEMAN
李曼大会听课笔记
开幕式和大会主论坛
The 14th Leman China Swine Conference
10月19日,第十四届李曼中国养猪大会在星城长沙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据主办方介绍,本届大会注册人数8632人,嘉宾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交展示墙报111份,参展商超过800家,展会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
明尼苏达大学刘爱民主持开幕式
长沙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二级巡视员李晓斌致辞
明尼苏达大学塞萨尔·科尔佐致辞
中国农业大学MBA教育中心主任、WAFI咨询委员会秘书长付文阁致辞
湖南省畜牧水产事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张志龙致辞
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致辞
2025莫教授科学实践奖授颁奖
2025学生墙报奖颁奖
大会主题报告
1. 饲用微量元素新产品创制与应用,印遇龙,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一、背景与意义
微量元素是“生命的启动器”和“饲料的芯片”,对畜禽生产性能的贡献高达35%。
微量元素参与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碘元素是合成甲状腺素的关键组成成分,维持甲状腺内分泌功能;铁元素是血红素的重要组成成分,参与维持血红蛋白携氧功能;西元素是谷胱甘肤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中心,是重要的过氧化物分解酶;铜元素是细胞色素氧化酶。的组成成分,直接参与末端氧化酶的氧化还原反应。
微量元素添加量是在饲料本底的基础上添加,远超过NRC的推荐需要量。
饲料中普遍添加的无机微量元素存在诸多问题。
吸收利用效率偏低:无机微量元素易受体内pH、饲料蛋白水平、草酸、植酸等因素影响,导致其生物学利用率低,特别是Cu、Zn等,大多数随粪便排出体外,难以满足机体需要
往往过量添加: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影响其他营养因子吸收和利用;对动物机体造成氧化损伤......
饲料禁抗后:日粮中添加了大量的植物精油、酸化剂、植物提取物等,微量元素极易氧化这类物质,影响抗生素替代物效果的发挥。
微量元素微量元素过量添加危害。微量元素过量添加给饲料安全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严峻挑战。普遍使用“高铜高锌”,危害堪比“抗生素滥用”。
铜过量影响仔猪肠道功能。铜过量导致机体微量元素代谢失衡氧化应激发生、免疫功能激活。铜过量显著干扰肠内微生物菌群加剧了E。coli耐药发生。
微量元素精准营养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支撑。微量元素是“生命的启动器”和“饲料营养的芯片”,亟需创制“安全、稳定、有效、环境友好”的微量元素,以实现资源节约降本、动物健康提质、饲料转化增效、养殖效益增值,产业可持续发展。
印遇龙团队微量元素精准营养方面的成果。
1、创新了微量元素代谢与调控新理论;
2、创建了微量元素产品评价新方法;
3、创制了系列微量元素新化合物/新产品/新工艺;
4、构建了微量元素产品“减量增效”应用技术体系。
二、微量元素代谢与调控
微量元素吸收、代谢与调控机制。系统阐明了微量元素吸收代谢时空规律和调控机理,强有力地支撑了微量元素系列产品创制和应用方案研发。
阐明了微量元素与营养素代谢互作机制。构建了微量元素代谢新模型,阐明了氨基酸、有机酸与微量元素的协同增效作用机制,拓展了有机微量元素“双重营养”效应的新理论。
解析了氨基酸微量元素高效利用的结构基础。稳定的鳌合结构是氨基酸微量元素“整体吸收”的关键,甘氨酸、轻基蛋氨酸。缴氨酸等易与Zn2+、Cu2+ 、Mn2+等金属离子形成鳌合物,通过专属通道吸收。
揭示了畜禽微量元素动态代谢规律和需求特征。探明了繁殖和幼龄畜禽,尤其是妊娠后期和新生期是铁、锌营养需求的关键阶段,且受生物钟精密调控。
三、微量元素产品评价新方法
饲用微量元素产品评价新方法。首创“鳌合率检测-细胞/类器官-动物模型”为一体的生物学效价精准评价体系,为生产工艺和应用技术研发奠定了方法学基础。
发明了氨基酸微量元素合率测定方法。发明了凝胶过滤色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不同微量元素产品的鳌合率,填补了国产氨基酸微量元素质量控制技术的空白。
创新了微量元素转运模型和吸收效率测定方法。发明了微量元素吸收转运效率测定的转运模型、痕量元素快速检测技术,实现了不同配体、不同鳌合比产品吸收转运效率的高通量分析。
创建了猪类器官技术体系和生物学功能评价方法。发明了猪源肠道、肝脾和胎盘类器官模型的构建方法,基于类器官构建了肠道发育、氧化应激、炎症反应、母子营养传递等模型及产品功能的评价方法。
四、微量元素新产品和工艺
金属有机框架(MOF)是一类由金属离子或金属簇(作为“节点”)与有机分子(作为“连接体”)通过牢固的化学键自组装而成的多孔晶体材料。
MOFs的“节点-连接体”结构使其具备高内部表面积和永久孔隙;MOFs可调控性极强,通过改变金属节点与有机连接体的种类、尺寸、几何形状,能定制孔道。
MOF“精准控释”:提升合有机微量元素利用率。MOF具pH、温度或酶响应特性,能实现整合有机微量元素可控释放,解决传统整合物“一次性释放、利用率低”问题。
创制了系列微量元素新化合物/新产品/新工艺。创制了系列微量元素新化合物,获批了6个国家级饲料添加剂新产品,创新了固相/半固相合成、氨基酸化合和纯化结晶及预混合工艺,形成了国际领先的产品体系。
创新了合成、化合和纯化结晶及预混合工艺。创新了固相/半固相合成、氨基酸化合和纯化结晶工艺;建设了全球首条“全自动、高精度、可追溯”的微量元素预混料生产线;提高了产品纯度,减少了伴生重金属等90%以上。
五、微量元素“减量增效”技术体系
微量元素功能包研发趋势: 产品靶向调节。
第一代功能包:在饲料中结构性质稳定,不会影响其他的成分或者影响较小,含有 (不含有)功能性物质,对动物生长、繁殖性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碱式盐、甘氨酸络合物为主。第二代功能包:比第一代产品更好的作用效果,对肠道应激等副作用小,含有 (不含有)功能性物质,微量元素的功能性调控作用更为突出。氨基酸、肤合物为主。
饲用微量元素中国标准。制订了微量元素中国标准,国内百强饲料企业覆盖达90%;产品获得欧盟FAMI-QS认证和美国OMRI有机认证 (全球最严的认证)。
技术创新应用案例:改善乳仔猪饲料适口性研究成果。鳌氏乳仔猪有机多矿组的仔猪平均日采食量呈上升趋势,而其他三组的仔猪平均日采食量均呈下降趋势。
技术创新应用案例:乳仔猪饲料高效抗腹泻锌源研究成果。缓释型碱式氯化锌替代氧化锌,锌添加总量大大降低,还可以降低腹泻率和避免后期生长抑制。
技术创新应用案例:改善乳仔猪饲料适口性研究成果。中华有机宝的核心优势在于采用自主研发的柠檬酸铜、乳酸锌、富马酸亚铁烟酸铬等有机微量元素单体作为关键成分。
技术创新应用案例:强化营养功能性。适应消化道特点的镶嵌型工艺,安全、绿色、环保、可持续。
团队多次受邀参加DPP、Bio-IRON、ICTEM等重要国际学术会议研究成果以简报方式报送中办国办,受国内外媒体高度。
微量元素精准添加“中国标准推动中国畜牧业“减污隆本增收益”协同发展。通过工艺革新、生物学效价评价、节本增效,开发“高吸收-低排放-多功能”绿色微量元素产品,推动微量元素从“过量添加”向“精准营养”转变。
MOF“表面修饰”:提升合微量元素的环境与生物适配性。稳定性提升:通过物理包覆或化学改性可提高警合微量元素在饲料加工 (高温、高湿) 和胃肠道环境中的稳定性,如甘露糖基化修饰增强胃肠道稳定性。生物相容性改善:表面修饰生物相容性配体(如氨基酸、多糖PEG)提高与动物胃肠道黏膜亲和力。
致谢:饲用微量元素新产品创制与应用成果组。
2. 行业主导的自愿健康计划,从区域项目到国家倡议,塞萨尔·科尔佐,明尼苏达大学
一、竞争在公司之间一直存在,养猪业也不例外
Bob Morrison鲍勒莫里森曾说过:“如果我们以学习的方式,而不是指责的方式分享彼此的数据,我们就能做为了预防。所以,我们正在努力建立这种能力,以便更好地帮得更好助这个行业。”
二、为什么我们需要互相帮助?
像PRRSV这样的传染病成为反复出现的问题和挫折的来源。
不同场景
1、最近放养的无病毒猪群感染
2、成功消灭PRRSV的群体在感染新病毒后立即爆发
3、短时间内多次引入PRRSV
导致了多个问题
病毒来源?
三、我们能一起控制病毒吗?
我们需要量化疾病的发生来客观比较吗?
竞合策略定义:竞争公司之间的合作行为。
生产者可以一起工作
传染病区域控制项目:多生产者;多名兽医;多种农场类型;多重问题。
一个目标:减轻疾病负担。
四、区域项目的经验教训:
1、赢得信任是可能的,但需要时间。
2、生产商愿意朝着一个主要目标努力。
3、兽医将支持这项倡议。
4、沟通是关键。
5、保密需要成为一项强制性内容。
6、数据采集和存储系统。
7、生产商和兽医需要看到进展,但他们也需要知道他们的数据被做了什么。
8、寻求反馈,并愿意进行艰难的对话。
从地区到国家
美国的这个行业在2000年代 (直到今天) 还在与PRRSV作斗争。
猪肉生产企业对减轻疾病负担很感兴趣。如果我们汇总来自全国不同农场的数据,我们将能够了解PRRSV的国家流行病学,“国家PRRSV发病率和流行率项目”。
自愿参与:参与协议
允许明尼苏达大学以汇总和保密的方式存储和分析数据;
从实验室获得检测结果;
允许我们在报告中使用他们的标识;
首先报告PRRS疫情:为行业生产产品,以了解PRRS趋势。
五、合作竞争很有价值
随着进展的展示,更多的公司加入了该项目。国家疾病控制方面的兴趣;理解价值。
我们目前可以访问来自的健康数据:3.9万头母猪;1200万育肥猪;43家公司/诊所。
自愿动物健康监测项目是可行的,它们需要重要的组成部分:信任,信任,信任;对生产者和兽医的价值;保密;尊重数据的使用通讯;参与者和研究人员的时间;资金来源。
3. 我看疫苗,张改平, 北京大学
一、疫苗的感悟
疫苗之美:消灭了天花,消灭了牛瘟,控制了多种人类和动物疫病。
疫苗之憾:流感之持续,新冠之泛滥。
为什么? 该来的来了;该走的走了;认知不够;精确不够。
二、疫苗的有效性:
增强先天性免疫: 提高感染门槛;
特异性T细胞免疫: 杀伤感染细胞和病原体;
特异性B细胞免疫: 抗体的封闭作用与桥梁作用。
抗原是如何打开免疫开关的:
TCR: 识别的是线性短肤,必须在DC帮助下;
BCR: 识别的是线性或空间结构,识别原始抗原,BCR交联是B细胞活化的基础。
4. 中国地方猪保护与利用策略,王爱国,中国农业大学
一、中国地方猪种优良特性:
1.繁殖力强:排卵数多、胚胎死亡率低、性成熟早。
2.肉质优良:肉色鲜红、系水力强,肌内脂肪含量高。口感“肉嫩多汁,肉香味美”。
3.抗应激和适应性强:对严寒(民猪等)、酷暑(华南猪种)、高海拔(藏猪等)有很强的适应性。
4.矮小特性:香猪、巴马香猪、五指山猪等 体型小、易饲养、耐近交(医学动物模型、烤乳猪)。
二、挖掘保护与创新利用的战略思考:
处理好保护、选育与开发利用的关系;降低保种成本,创新运行模式;只有多“吃肉”才能更好地保种;怎样卖好一头猪,而不仅仅是一块肉;创建品牌,优质优价,引导消费;差异化产品的市场营销;挖掘保护猪遗传资源,创制育种新素材;创新杂交育种方法,提高选育效果;一猪两用。
挖掘保护猪遗传资源:
通过国家鉴定的地方品种有确山黑猪、高黎贡山猪、丽江猪、枣庄黑盖猪、豫西黑猪红灯笼猪和梁山黑猪等。
丽江猪——丽江纳西族一直用它作为祭祀用猪,至今约1300余年。
丽江猪分布于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古城区和宁蕉县境内金沙江沿线海拔1700~2500米的山区、半山区。
创制育种新素材:
利用地方品种/培育品种与引入品种创制育种素材,培育新品种、配套系,实现遗传资源的优势互补,也是我国生猪种业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科学利用育种素材,突出肉质风味,注重繁殖力、生长性能和适应性。
差异化品牌产品:
最重要的是食用品质,即提供差异化的、消费者愿意多花钱购买的优质产品;
差异化基本方法之一是品牌,要想成功需持续提供一个明确定义和吸引人的品牌产品,并使它有别于竞争对手;
在欧洲,成功的差异化产品的例子是白色重型猪生产的意大利帕尔玛火腿和自由放牧条件下饲养的西班牙伊比利亚黑猪生产的火腿;
因需而育一宣威火腿与宣和猪培育、黑色父本培育。
三、创新杂交育种方法:
杂交育种是培育新品种/系的主要手段,群体继代选育法对新品种/系培育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但是丰富起始群体的遗传变异,但目标基因是否汇集到了基础群的个体上,缺少有欢的监测手;缺乏大规模生产性能测定、准确的育种值估计,是造成培育品种市场竞争力弱的根本原乐。为了提高新品种、配套系的选育效果,基于现代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创新发展猪杂交育种方法势在必行。
四、结语:让整个产业链均盈利
盈利既不是一种权利,也没有人担保;
未来猪的发展方向将是高效、健壮、美味,作为医学模型;
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以高质量为宗旨,掌握和顺应时代需求积极研发新产品,是产品/公司立足并稳步发展的根本,其中最重要的是保证质量第一;
要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加强良种培育与推广,实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健全产学研联合育种机制,推进瘦肉型猪本土化选育,推动地方品种资源应保尽保、有序开发——《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 [2020] 31号)。
5. 提高母猪使用年限和终身性能:哺乳母猪的风险管理,皮特·兰根迪克,瓦赫宁根大学
一、母猪死亡原因
母猪死亡可能是由于安乐死 (42%) 或自然死亡 (58%)。对母猪实施安乐死的主要原因是跋行 (76%)。
对自然死亡病例的剖检:器官扭转 (肝、脾、肠);分娩并发症 (含脱肛/子宫脱等);心力衰竭;胃肠病变 (溃疡、破裂);其他(肺、卧地不起、肾脏等)。
二、风险因素
夏季死亡更多;群养模式;曾发PRRS的场——生物安全;1次/日饲喂(产气、胃骤满);无增量饲喂。
三、母猪死亡时间
死亡率:48%发生在围产期和哺乳期。
四、高产母猪风险更大
胎儿、胎盘和残留胎盘排出延迟;高代谢应激;炎症。
围绕分娩的营养管理:纤维日粮增加水分摄入,减少便秘。
哺乳期体重损失影响卵泡发育、排卵率和妊娠结局。
负能量平衡影响LH分泌。
确保足够的采食量可以防止这些影响。
能量来源 (淀粉) 可以克服一些影响。
LEMAN CHIAN
参考资料:
WSE举办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国展路118号
展览面积:150000㎡
观众数量:150000
所属行业: Livestock展会 长沙Livestock展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