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NewsDataNews2023年IDC互联网数据中心研究报告(行业概况、商业模式和技术发展)

2023年IDC互联网数据中心研究报告(行业概况、商业模式和技术发展)

Source: 聚展网2023-06-29 10:26:31 1709Category: DataNews


1

行业概况

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IDC)是一种大型数据存储和处理设施,用于存储、处理、管理和分发互联网相关数据和应用。IDC通常由一系列网络设备、服务器、存储设备、备份设备、安全设备、制冷设备、供电设备等构成。它们通常由大型互联网公司、电信运营商、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政府机构等来运营和管理。IDC在现代互联网应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许多在线服务和应用的核心基础设施之一。

图片

云计算IDC行业产业示意图


IDC配电系统:UPS电源

目前我国UPS市场仍主要由国外厂商主导,在数字流量和国产替代加快利好下,华为、科华数据、科士达等国内领先UPS提供商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和发展前景。

图片

图 :UPS 电源指标趋势

图 :UPS市场应用


IDC冷却系统:数据中心降温器

IDC冷却系统为数据中心“降温器”,是降低PUE的关键,提高制冷系统效能为改造升级关键。新型的冷却系统能够明显的降低数据中心PUE指标,在绿色数据中心升级背景下,新型间接冷却蒸发系统替代传统冷却系统有较大的空间。冷却系统头部供应商包括维谛/佳力图/艾特网能/依米康/华为/英维克等,国产设备在传统冷却系统升级改造和国产替代背景下仍有广阔增长空间。

图片

图:现有机房冷却系统分析

图片

图:机房冷却系统存在的问题


IDC机柜:承载IDC数据设备、供电制冷

机柜是数据中心机房的网络设备、服务器等设备的载体。随着IDC需求增长,IDC机柜的需求预期稳健增长。根据工信部统计,预计到2025年,中国IDC新增机柜需求达到每年75万台。


光模块:数据中心“流量”产生的基础

光模块是实现光电信号转换、数据传送的元器件,光模块连接光纤光缆实现数据的长短距离传送。常见应用于IDC的光模块速率为100G/200G/400Gbps。波长支持850nm、1310nm等,2021年一季度开始,400G光模块需求开始增加,未来会逐步过渡到800G为主流。

Yole最新研究预测,2019年至2025年,全球光模块市场将以15%的年复合增长率快速发展。目前高端光模块被Finisar牢牢把控,中低端光模块国内市场中际旭创占比较高,国内厂商亦在持续开拓海外市场未来几年中,随着国内光芯片逐渐代替国外光芯片,光模块厂商的成本会有所下降。结合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需求持续扩张,预计厂商将会有较大的利润提升空间。


IDC交换机:信号转发的网络设备

交换机是一种用于信号转发的网络设备。国内以太网交换机市场规模稳定增长,我国以太网交换机市场规模约为41.1亿美元。国内交换机市场份额相对集中,华为、新华三占比较高。


服务器:我国服务器出货量规模整体稳中有升

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服务器出货量, 浪潮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及中国服务器市场数据。第三季度全球服务器市场出货量为330.5万台,同比增长20.7%;销售额为272.1亿美元,同比增长29.3%。中国服务器市场出货量为89.7万台,同比增长20.1%;销售额为65.1亿美元,同比增长34.2%。

服务器一般由客户采购,IDC机房内放置的服务器一般由客户进行采购,是客户进行计算、存储等的基础,服务器的支出成本通常隶属于客户资本开支的一部分。


IDC服务器芯片:CPU芯片

服务器CPU芯片是服务器核心部件。服务器芯片行业壁垒极高,国内外只有少数几家企业能够稳定提供产品。国外代表厂商有Intel、AMD、IBM、ARM。国内方面最活跃的有MIPS架构的龙芯,Alpha 架构的申威,ARM架构的飞腾,海思,华芯通。


IDC服务器芯片:GPU芯片

除普通的运算任务外,服务器有时也会处理图像相关的任务,这些运算一般通过服务器GPU芯片来完成。国产GPU的厂商屈指可数,有景嘉微、长沙韶光等企业。

IDC中游为“IDC综合”提供方,主要包括运营商、专业的第三方IDC厂商,以及传统企业转型做IDC的服务方比如杭钢等。

目前第三方IDC厂商服务模式主要可以分为零售、批发、订制、基地、以及和运营商合作开发几种。批发型数据中心快速增长,部分IDC厂商转向批发+零售双轮驱动。

目前,中国IDC市场份额仍然以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为主,虽然运营商掌握带宽资源,但资本开支预算相对缺乏灵活性,可以和第三方IDC厂商合作共同开发建设。所以,受国内政策利好影响,第三方运营商发展迅猛,龙头运营商市场占有率逐渐增加。

IDC下游为应用部分,在疫情催化下,政企部门的IT架构加速重构,带来千亿的增量市场空间,近3年为建设的高峰期,在企业IT架构升级的驱动下,带来IDC行业的潜在增长空间。国内公有云目前仍然处于导入期,预计2023年总规模将超过2300亿元,对应年均复核增速35%;

图片

图:IDC综合产业链全产业全景图——产业链应用结果


2

商业模式和技术发展

2.1 IDC综合产业商业模式

在传统的分产业模式研究中,科技均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是多没有实现互联和作用。IDC综合的核心是要连接各种需要监控的设备和产品,包括放置在工厂和各种使用现场的固定或移动设备,以及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实现过程追溯、设备状态的远程监控、故障预警等,在此基础上实现智能工厂和智能服务。

由于疫情的影响,催生出众多的新型场景,以及“宅经济”、“非接触经济”、云学习、云办公等新业态,推动行业从传统的商品贸易向基于互联网的服务贸易全面升级,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正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新产业。这些发展变化,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以数据为载体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为承载未来经济发展新周期的运营基础,而IDC作为重要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将为各大新兴产业提供动力支撑。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基建政策顺势落地,REITs试点逐步推进,从根本上解决了IDC发展当中的建设和融资问题。

图片

图:IDC REITs

随着全球5G商业化进程加速,各行各业的流量增长势不可挡,因此最终用户包括所有需要将内容存储/运行在IDC机房托管服务器的云计算企业、互联网企业、金融机构等。据上市公司万国数据的年报信息中显示,在下游客户结构中,以阿里云、腾讯云为代表的云计算企业占据了极大的份额。因此,未来的云计算产业将对IDC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事实上,在最近20年的时间里,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数据交互呈现出了几何性增长态势。IDC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特别是今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刺激了很多下游行业对于数据处理和交互的需求,推动了IDC行业的发展。

在线办公、视频会议、在线教育、在线诊疗等这些场景下的应用需求直接带动了云平台公司业务的增长,腾讯和阿里甚至不得不在年初的时候增补百万台服务器的算力,而这些云平台公司业务的增长都将沿着需求链条带动IDC产业市场规模的提升。除此之外还加速了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导致很多中大型企业的IT建设进一步加速,也将增加对IDC行业的更多需求。

从行业供给端来看,牌照许可、电力供应、网络环境、能耗指标、建设周期等一直是数据中心发展的供给限制因素,这些限制因素使得IDC行业的供需错配始终存在,尤其是一二线城市的IDC市场,由于需求持续走高,但能耗限制政策始终没有放松,在一定空间及时间内供需错配难以弥合,其投资价值将十分巨大。


2.2 商业模式分析

在国内IDC链条参与者中,信托公司相比于国内银行、租赁公司及成熟的外资基金而言募集的资金期限较短,一般以1-3年为主,且信托客户往往对中短期的“刚性兑付”金融产品较为依赖。而IDC项目的投资具有资金投入大、投资建设周期长等特征,因此如何将信托资金与IDC资产相匹配与适应成为信托公司参与IDC产业链投资需要考虑的首要目标。

一方面,信托公司可以利用中短期资金,通过为IDC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的方式参与IDC企业前期基础设施建设,解决IDC企业融资问题;另一方面,信托公司需要瞄准长期资金,与银行、保险、政府基金以及对IDC产业链有浓厚兴趣的地产、钢铁企业深度合作,挖掘优质的IDC项目资源,开展联合并购等股权投资,引导机构资金长期深耕IDC并持有资产,利用各自的资源整合优势陪伴企业成长。

信托公司在开展IDC产业投融资业务时应该致力于确认满足行业发展趋势及公司风控选择标准的潜在项目,选择符合IDC项目准入标准、地理区位价值更高、后期运营服务能力更强的资产。

在IDC项目准入方面,根据《电信条例》、《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及《电信目录》的相关规定,运营商需要取得载明业务种类为IDC的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方可从事IDC业务,因此要重视对于交易对手资质的审查。除此之外,IDC项目作为高能耗产业,所引发的环境保护问题也成为IDC产业投资的重要参考指标。目前北京、上海、广东等IDC集中地区均已对新建IDC的PUE指标(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电源使用效率)作出限制要求,例如北京、上海等城市均出台政策,要求新建IDC的PUE指标需保持在1.4以下,不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的项目,依法负责项目审批或者核准的机关不得批准或者核准建设。

除此之外,信托公司在融资贷款类信托业务持续被压缩的背景下,通过股权的形式持有IDC项目,并通过优秀的运营团队管理来实现资产的增值成为参与IDC产业链的首选方式。因此,运营团队的能力也是信托公司投资IDC项目所关注的长期价值点。IDC项目并不是简单的基建投资,团队的能动性至关重要。就如同商业地产项目一样,优秀服务商在项目资源获取、运营能力、渠道拓展能力、销售能力方面的优势,都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图片

图:金融模式和产业经济

国内IDC投资机构通常与上市公司联合,通过被上市公司收购自持或与金融产品结合等方式实现投资退出。项目的退出途径较为单一,市场流动性较差,大量IDC资产仍持有在机构投资人手中。参照海外成熟市场,IDC厂商拥有大量数据中心资产,也需要大量资金进行IDC资源自建与收购,往往通过REITs(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架构完成IDC项目退出,并借以实现资产流动性改善、有效税率降低、估值水平提升等目的。


数据中心领域一般根据商业模式将项目分为整租(Wholesale),托管(Colocation)以及联网(Interconnection)三类。数据中心REITs主要通过租金和增值服务取得的收入为股东分红。从REITs的角度看,一般按照资产控制力的不同,还可以将项目类型进一步细化,进而使不同项目在REITs中的受益程度不同(多见于年报)。

图片

图:IDC

2.3 投资并购

全球数字经济背景下,政务、金融、教育、物流、交通等全领域上云,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需要大量的算力支撑,时代的需求交织唤起了云计算发展热潮。在供需关系下,互联网及云计算大客户的扩展诉求进一步促使IDC公司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实现高速扩张。

Synergy Research数据显示,2015-2020年数据中心并购交易量及交易额持续快速增长,五年间合计发生近400起并购。其中资产购买方中大量以REITs(房地产信托基金)形式在运作。

图片

图:Data Center 并购

图片

图:Data Cater REIT 发展曲线


2.4 技术发展

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的技术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初期阶段:IDC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出现,当时主要用于提供网络接入和服务器托管服务。数据中心主要依靠大型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基础设施构建,主要应用为Web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等。

标准化阶段:2000年左右,数据中心标准化开始受到重视。数据中心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开始朝着标准化方向发展,如机柜标准化、机架标准化、网络标准化等。此阶段主要的应用为虚拟主机、云计算等。

节能阶段:2010年左右,能源和环保问题开始引起数据中心运营商的关注。数据中心的节能和绿色设计成为关键词。在节能方面,数据中心采用了多种技术和措施,如服务器虚拟化、能耗监控、采用低功耗处理器等。

智能化阶段:2015年左右,数据中心开始迎来智能化的阶段。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数据中心开始引入智能化管理技术和智能化设备。例如,数据中心开始采用AI技术进行机器学习、数据分析,实现自动化的故障诊断和预测性维护。

边缘化阶段:2020年左右,随着物联网、5G等新技术的发展,数据中心开始朝着边缘化方向发展。数据中心开始向边缘设备靠近,向用户提供更加接近终端的计算、存储、网络等服务,提升用户体验和应用性能。

可靠性阶段:在数据中心的技术发展历程中,可靠性一直是关注的重点。为了保证数据中心的高可用性和可靠性,数据中心逐渐引入了多种技术和设备,如冗余电源、冗余网络、冗余存储等。同时,数据中心也在加强对系统的监控和管理,以及提高故障诊断和修复的能力。

安全阶段:随着数据泄露、网络攻击等安全问题的不断出现,数据中心的安全问题逐渐成为行业的焦点。数据中心开始采取多层次的安全措施,包括网络安全、物理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等,以保障数据中心的安全性和可信性。

自主可控阶段:在当前国家信息化和安全环境下,数据中心不断提高自主可控的能力,包括自主设计、研发、运营等。此外,数据中心也在加强和国内供应商的合作,推进国产替代的进程,以提升数据中心自主可控的能力和水平。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数据中心的技术发展历程将会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未来也将更加注重数据中心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自主可控能力。同时,数据中心也将向更加智能化、边缘化、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用户需求。


2.5 政策监管

主管部门为工业与信息化部,负责整体监管与技术政策规划。在IDC综合专项工作组的统一指导下,加强统筹协调,强化部门协同、部省合作,构建各负其责、紧密配合、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各地工业和信息化、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卫生健康、应急管理、国有资产监管、市场监管、能源、国防科技工业等主管部门及地方通信管理局要加强配合,形成合力。

自律协会为中国IDC企业俱乐部,会员企业主要是国内外民营数据中心、基础电信运营商、大型企业用户这三类,如太平洋电信、万国数据、中金数据、上海数讯、KDDI、各地产业园区数据中心、各省及地市的电信 联通 移动运营商等,百度、新浪、搜狐、乐视、阿里、360、盛大等在大型互联网企业的运维和采购部门。

图片

图:国家部委政策

图片

图:城市和地区的政策汇总


3

未来行业展望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互联网数据中心将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大规模云数据中心:随着云计算服务的普及,未来的互联网数据中心将越来越大,更加高效、智能化。云数据中心将成为云计算、大数据分析、AI等应用的重要基础设施。


边缘计算:边缘计算将成为未来互联网数据中心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边缘计算可以在接近终端用户的设备上执行计算任务,减少网络延迟和数据传输带来的负担。


绿色能源:未来的互联网数据中心将越来越注重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来供电,采用先进的制冷技术、循环水冷却系统等技术来提高能效,以实现绿色可持续的发展。


安全保障: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数据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互联网数据中心的安全保障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加强数据加密、身份验证、漏洞管理、安全培训等方面的措施,提高数据安全保障水平。


多云架构:未来的互联网数据中心将更加注重多云架构的设计和实现,将不同的云服务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更加灵活、高效的互联网架构。多云架构将成为未来互联网应用的基础架构之一。


过去10年,全球数据量CAGR近50%, 过去5年仍保持26%的复合增速。同期数据流量亦保持高速增长。数据量增长驱动全球数据中心IDC需求维持在15%~20%, 中国数据中心需求年增长超30%。疫情加速全球数字化进程,流媒体、电商、视频会议、远程办公等需求快速提升,且维持高位。此外,企业加速向云端迁移,2C和2B需求共同驱动数据中心需求增长。未来,在5G、AI、IoT等新技术&应用场景带动下,全球在线数据流量有望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驱动数据中心市场需求进一步超预期。

以上图文来自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iFinD、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iFinD IDC产业俱乐部官网、21经济网,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CDCE2023

预登记已开启

由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数据中心节能技术委员会及雅式展览服务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CDCE国际数据中心及云计算展」将于2023年11月15-17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与您相约!CDCE将助力“新基建”的系统布局,为行业提供展览、会议、线上活动等全年服务,致力打造O2O一体化整合营销交流平台,期待各位行业同仁的参与! 

图片

了解更多

官方微信 新鲜资讯

视频号 动态了解展会

1V1 专属客服

图片

来抖音看看吧





阅读原文 11月上海见

参考资料:

上海国际数据中心及云计算展

CDCE

举办地区:上海

开闭馆时间:09:00-18:00

举办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龙阳路2345号

展览面积:72000㎡

观众数量:60000

举办周期:1年1届

主办单位: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数据中心节能技术分会

Related Tags:
Copyright Statement: Some images/texts in articles are copyrighted by original authors. Not for commercial use. Contact us for removal if infringed.
Source:聚展网
Booth
Get Ticket
Exhibitor Directory
DataIndustry Exhibitions
中国重庆国际智能产业展-智博会
2025.09.05-09.08
Smart China Expo
云栖大会
2025.09.24-09.26
APSARA CONFERENCE
北京全球数字经济大会
2025.07.02-07.05
Global Digital Economy Conference
新加坡亚洲数据中心展览会
2026.09.29-09.30
Data Centre World AISA
日本东京全球数字营销峰会
2025.10.22-10.24
ad: tech tokyo